普里兹湾相关论文
根据1998—2006年中国6次南极考察期间用改进的北太平洋网(330μm, 0.5 m2)采集的夏季普里兹湾浮游动物样品,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对浮游......
1.南极普里兹湾海域的磷虾和纽鳃樽在空间分布上磷虾密度较高的站位几乎全部位于64–67oS之间。各航次中站位之间磷虾密度变异较大......
南极洲板块是冈瓦纳古陆的核心,对其现今运动方向进行观测来研究深部动力学特征对海底扩张、板块运动及相互作用和历史重建有重要......
通过对东南极普里兹湾及邻近海域系列表层沉积物和浅层沉积物(多管和箱式插管)样品的综合分析,探讨了该海区浅表层沉积物的类型、粒......
极区海洋生态环境系统在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具有特殊作用,因此已成为重大国际计划中的重点研究区域。在普里兹湾建立生物地球......
本文依据1989/1990和1990/1991两个南极夏季在普里兹湾以北海域所获的拖网样品,应用分布混合分析方法,研究大磷虾种群的年龄结构。结果......
南极洲板块是冈瓦纳古陆的核心,对其现今运动方向进行观测来研究深部动力学特征对海底扩张、板块运动及相互作用和历史重建有重要意......
南极洲板块是冈瓦纳古陆的核心,对其现今运动方向进行观测来研究深部动力学特征对海底扩张、板块运动及相互作用和历史重建有重......
通过使用普里兹湾的多道地震剖面的地质解释资料,对其地层结构和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构造、沉积演化过程和油气资源潜力进行......
本文报道了 1 990 /1 991年夏季在南极普里兹湾及其毗连海域对浮游植物细胞丰度 ,优势种类组成 ,粒度分级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和颗......
本文根据1991年12月至1992年1月在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所作的现场观测,采用红外分析法测定了表层水和大气CO2分压,结果表明,表层水PCO2的分布大致呈近岸......
普里兹湾陆架水能否下沉到800m甚至更深而与上升的绕极深层水相混合并形成南极底层水,迄今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利用1989-1990和......
1991/1992年夏季,在南极普里兹湾邻近海域现场观测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优势种类组成、颗粒有机碳浓度、粒度分级叶绿素a浓度和初级生产力的分布......
利用25次南极科考获得的海水样,采用原子分光光度法(AAS)测定了海水中溶解态镉的含量,研究了东南极普里兹湾不同空间与时间尺度下......
利用SeaWiFs、MODIS卫星数据所获取的南极普里兹湾表层海水叶绿素a(Chl a)与海表温度(SST)的遥感数据,并结合中国2001—2011年南极......
极区海洋生态环境系统在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具有特殊作用,因此已成为重大国际计划中的重点研究区域。在普里兹湾建立生物......
本文利用中国第 1 5次南极科学考察普里兹湾及邻近水域观测的 CTD资料 ,研究并分析了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洋域上层的水团分布。确定了......
1998 /1 999年南极夏季 ,作者随“雪龙船”在南极普里兹湾及其北部海区 (63° - 69°1 2′S ,70°30′- 75°30′E) 3条断面 2 4个......
普里兹湾海冰以一年冰为主,海冰覆盖存在较大的季节性变化.海冰的分布及其季节性变化主要受当地大气环流及海流的影响.基于一个海......
2000年 ,JOIDES调查船的调查范围由南极滨岸到西北太平洋深部,最后返回澳大利亚,是大洋钻探计划调查范围最广阔的一年。 rn2000年最......
在中国第27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利用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对所经海域及普里兹湾站位进行N2O采样观测,并运用新型CTC顶空自动进样器......
226Ra、228Ra是研究海水运动的理想示踪剂。由于半衰期的不同,它们被广泛应用于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尺度的海洋学过程研究。本文以22......
于 1 998年 1 2月至 1 999年 1月南极夏季 ,对南大洋普里兹湾临近海域主要被囊类纽鳃樽的数量密度分布进行了现场调查 ,同时于 - ......
本文通过南极第 1 5次科学考察 ,对夏季普里兹湾的溶解有机碳 (DOC)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调查期间普里兹湾及邻近海域DOC平均含量......
信息与数据共享计划是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之一,旨在对IPY现场考察获取的数据开展归档保存、充分交换和共享利用,同......
为研究南大洋的生物泵,利用2009~2010年和2014~2015年中国第26、31次中国南极科学考察期间于普里兹湾冰间湖布放的时间序列沉积物捕......
利用1998年11月~1999年2月中国第15次南极考察资料,讨论了普里兹湾附近陆缘水边界(CWB)两侧的水团分布,以及CWB的中心位置、锋面宽度、锋面强度、锋面的垂直......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了研究南极普里兹湾岩石圈深部应力场及其动力学,采用S波分裂旋转相关法,对中国第31次南极科学考察成功回收的3个站位海底地震仪......
利用中山站 1 989年建站以来和澳大利亚戴维斯站同期气象资料 ,分析了普里兹湾地区短期气候变化过程及其特征。结果表明 ,该地区温......
利用中国第 1 5次南极科学考察科学考察队的CTD全深度观测资料 ( 1 998年1 1月至 1 999年 2月 ) ,分析并讨论了普里兹湾以北的南大......
利用1989~2000年现场观测的气象资料,特别是自1997年以来在南极考察船上接收的NOAA卫星极轨高分辨的卫星云图,研究了普里兹湾气旋的......
基于中国第28、29和31次南极科学考察中的CTD数据,利用Thorpe尺度方法计算了普里兹湾及其附近海域湍动能耗散率,分析了其分布特征,......
在第一版国际南大洋地图集(the International Bathymetric Chart of the Southern Ocean Version 1.0,IBCSO V1)的基础上,利用现......
利用25次南极科考获得的海水样,采用原子分光光度法(AAS)测定了海水中溶解态镉的含量,研究了东南极普里兹湾不同空间与时间尺度下海水......
基于普里兹湾西北侧海域ANT29-P4-03沉积岩心14 C测年和黏土矿物含量的分析结果,讨论了研究区黏土矿物组分的气候环境意义。黏土矿......
利用 1998~2000年中国南极科学考察期间(第 15和 16航次 )在南极普里兹湾北部海域所获得的沉积物捕获器样品的资料,对南极普里兹湾......
东南极普里兹湾陆隆区发育数个近垂直陆缘的脊状沉积体,这些沉积体记录了区域冰川活动和底流变化的历史。本文主要利用多道地震资......
Antarctic krill(Euphausia superba Dana) was collected using a High Speed Collector and an Isaac–Kidd midwater trawl(IKM......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snow cover on sea ice during the austral summer in Prydz Bay, East Antar
The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snow cover on sea ice play a key role in the ice-ocean-atmosphere system and have been a......
<正>The impacts of global changes 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the polar regions have been observed and investigated by......
Zooplankton are considered an important trophic link between primary producers and higher trophic level species in the S......
为研究南大洋的生物泵,利用2009~2010年和2014~2015年中国第26、31次中国南极科学考察期间于普里兹湾冰间湖布放的时间序列沉积物捕......
本文依据1989/1990和1990/1991两个南极夏季在普里兹湾以北海域所获的拖网样品,应用分布混合分析方法,研究大磷虾种群的年龄结构。结果表明,种群内最多可......